动网先锋论坛灵海驰波理论型修者专区(纪平、宣远、壶子、妙化、晨曦)纪平专栏(宇宙本体论、风韵人本与慧美工程、银河梦幻、人类的自我调整与超越宗教)风韵人本与慧美工程 → 第四讲 人本自在论:第三节 培育自在


  共有503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第四讲 人本自在论:第三节 培育自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明达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4288 积分:3968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7/10/26 9:47:52
第四讲 人本自在论:第三节 培育自在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5/21 9:16:45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培育自在

一、人格培育

    风韵人体自在,是培育人格的基础。培育以开发自我为目的,达到人格具备风格倾向,格中内蕴风情、风骚,这样的人格才更有魅力。魅力人格是人格,非人格,神格,非神格和佛格、非佛格的总和。换句话说是神佛一体的人格,这种大自在人格主要依持自己造就和结构定型。

    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人为价值概念等教化形成的不是真实的人格。真实人格是逼近自然的,内在外化个体特质自然而然。人有适应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概念等的本能。是禀赋着最基本的自然伦理道德的情理法印记。正常成长过程,会随着需要提取出来。教化往往会扭曲或抑制人格基因,导致人格不自在。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对培育真实人格有一定指导意义。真实人格是内在精神品质对外部存在的选择结合,有相关相应相反的各种倾向。换句话说精灵是人格主体,倾向只是要件。

    人格自在在风韵人体中体现多重性,选择性和适应性的风格,始终由精灵系统支配。以风格的灵活性面对世情,亲和性,得体性和超越性突出。

    由自育培育的人格与教化形成的人格,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人本动力促成的,后者则依靠外部概念形成。这些概念仅仅进入大脑的记忆层面,作用于人时,多成为一种包装式的人格;而情感动力培育出来的人格,具有内在的自觉性、整体性、功能性,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自然性和社会性。人格的情感魅力突出,这种自足的内在作用力定型的人格,不会因环境和条件丧失。

    包装式的假定人格是经受不住验证的,因为记忆层面中存有各种观念,在某种对已不利时,取舍倾向多偏重利益,在利益诱惑下忘其本的例子不少,有的根本没得本。

    自育产生的人格是自在化和风格化的,内禀着神格和佛格,不仅表现形式上高于假定人格,而且得体性、亲和性和超越性突出,具有精、气、神的意蕴。这都是在自育的持修过程完美完善的。这种完美完善的价值,与人为价值概念不能相提并论,换句话说,主宰人格的是自然主义而不是某些理念。

    人类社会发展亦是理念不断更新的过程,自然主义是更新的唯一准则。历史形成的社会规范、道德、伦理等,有不少缺乏自然主义,这是因为制定者,认识不了人的内在。

    近代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和行为主义,才开拓了对人的内在的研究。宗教虽然较早就在实践,但依据经文习修的人,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如佛教念了上千年的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作为佛号,代表不存在的存在佛显灵,引伸为广结善缘的佛义,既是开场语又是结束语,近似现代的“您好”、“再见”以及对人事的不置可否,多与善哉同用。

    佛学经典记载着不少耐人寻味的典故,寓意男女变性。在印度佛教人物中,观音是男身,释迦牟尼掌大乘教后,将其变为女身,作为自己奉行佛天花雨的特使。佛教传入中土后,观音的形象更美好,手执净瓶,遍洒雨露,不仅是接引使者,而且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而文殊菩萨的女弟子龙女,又由女身化为男身。龙女是沙竭罗龙王之女,经文殊说法,顿然觉悟,至灵鹫山拜释迦牟尼成就佛道。众议纷纭,大有被拒之佛门之外,龙女拿出一颗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的珠宝,献给释迦。释迦笑纳,立施佛法把龙女变成男身,让他成了南方无垢世界之佛。

    其实,龙女之珠就是情性珠,佛学持修提倡斩情灭性,目的是得三千大千世界的情性,斩灭的只是世俗中的泛情泛性。成佛后,用大情大性再普度世俗之人而已。

    在自然世界,男人与女人并无本质差别;在现实世界中,男女互变是心性互变,用换身表达,较形象和直观。

    心性互变基于一统后,一统也就达到自在,这种人格自在的二重性,在哲学上就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观点,对个体而言,人格基因具有刚柔并济,男女互补特征,人格的弹性与韧致,是人格丰满的内作用力。换句话说,在特定环境中,自在的人格可以体现男性特质,又可以体现女性特质。

    受传统世俗影响很深的人,迄今还流行着“像娘们一样”、“婆婆妈妈”、“大老爷们”等等无知、狭隘、肤浅和低级的语言。若大老爷们多点娘们的心性和气质,那才真称得上伟男子;而婆婆妈妈中显达魄力的小女子,同样具有像男子汉一样的心性和气质而成为伟女人。男人女人,因此而自在。

    当代,已经有一些男女,跨入了伟女——伟男行列,这些有了内在成就者,若用生理变性替代,若手术成功的话,较一般女人更女人,一般男人更男人。这里指的是性二重特质感逆转效应,具有的再生或增强作用。

当然,这种个体应用只适合少数有强烈变性心理的男女,对更多的人来说,用不着做生理变性,也能体现逆转效应。

 



无为之心无为动,全我之觉全我行。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明达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4288 积分:3968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7/10/26 9:47:52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5/21 9:17:21 [只看该作者]

二、气质培育

    风韵人体气质的自然属性,有其生理特征和类型,但始终取决于心理动态对本体的作用,心态好气质佳,体现的秉性、性情就意气风发,而且没得什么“脾气”。

    脾气是生理心理失控的突出,由某种未梳理的情绪支配,与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不协调所致。

    气质的生理特征和类型与生俱来,但都是气质的局部,自育气质要具有整体性,目前的有关气质的生理学分类,是基于统计概率。西方心理学研究尚未涉入情感动力学和心理动力学的深层认证;中国道学和医学提示得笼统:有形则有神,有神则有灵,暗示元气具有神灵之气。而元气即负离子气旋,它是气质的本质。道学定义为阴性,前沿物理学已认证它的存在归于负。

    作用负离子效应的机理属于人本,气质培育基于此。陶渊明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寓意的就是气质如木向荣,如泉始流。

    所有持修者,都得到“滋气、养气”的效果是不争的事实,以气再“滋生、养生”则是人体内在高级转换模式,已超过“气存丹田,游走经络”之说。

    气质佳精力旺,心理负熵补充足,特定条件下,可以自调节内能转化,能在相当程度上支持气质精纯和稳定。前面提示的眼瞳亮丽和皮肤辉光,都产生于离子动力效应,换句话说当人体处在离子超高频振荡,游走通畅中,这些现象自然而然。    

    气质是以感应和震撼力表达的,风骚就是最高表达。矫柔造作,装模作样不是气质,它的强劲态势通常是含而不露。在风骚层面上亦只体现风情隐隐,隐隐风情才更感动人,受波动是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因感和认同感。换句话说要找回自己与之共往,这种状况普适每一个人。

    气质是人格质品的物理基础,只能通过自育获得,任何教化都教不出气质。当然,好的启示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启示与教化是两回事,本讲义就是启示性讲述,具有启迪意义必须是新颖的、科学的原理和机理讲述,否则同样起不到什么作用。

    气质培育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中华民族认证气质最悠久,而很多人并不拥有气质,值得大家反思传统文化。事实上,道学在中国从未得到广泛的传承,更不用说进入文教体系。当今,在面临理论危机时,终于有人提出儒道互补之说,看来还是不打算遗弃儒学这个使中国人素质(包括气质)难以体现的学说。

    相当的人就实际需要选择了较容易理解的西方气质理论,心理学对气质的定义是: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心理特征。从科学的角度和统计方法上归纳出气质类型和学说。如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激素说等,说来说去仍未说清楚气质的本质及形成机制,仅仅从生理结构上作出些认证,由这些认证决定人格中的要素,是局限的,涉及心理动力这点,也尚未深化,亦是局限的。

    大家多知道,心理活动连锁生理活动,怎么连锁却不甚了了。西方学者也拿不出新说法,气质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仅为少数人拥有,这当然不是由体液、体型、血型、激素支配的,在一定程度和范围,生理特征参与在气质中是可能的、相对的。但这不是气质的根本所在。

    重新定义气质就是:气质是内禀的负离子气旋在人体的隐现程度,作用和产生这种效应的是动力机制的整体性和持续性。

    大家可以结合前面讲述的情感动力学和心理动力学来理解气质、理解自在,就不难培育自在的气质了。人若达不到自在(起码是感觉中的),就谈不上拥有气质。心理空间缺少质能,一堆能动的肉的有机存在,与动物亦差不多。人的有机体作为气质的载体,取决于有没有气质,没有就相当于未通电的电线一样。

    气质的物理属性还真是电感作用,在生理意义上可以产生电泳效应,让人感应到实现的是眼瞳和肌肤。在心理意义上,涉及的意识行为,千姿百态、万种风情、潇洒大度的文学形容很多,对他人同样是感受,于自然而然中传递情性的印证和默契,社会评估的常用语就是这人好有气质呵!

    羡慕气质,不如自求之,古语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个退就是回归自己。对每个尚未拥有气质的个体很贴切,但结网不能用教条编织,否则网到的只能是死鱼,另一典故“东施效颦”也说明气质是无法模仿的。

    传统文化相当程度上把人教得傻乎乎的例子很多。据悉当年 89 动乱的几位“文化精英”流亡美国,在餐桌上表现民主,用举手表决决定怎么吃,吃什么。其实,民主在相当意义上就是个体自在,理论上是被自由锁定了的。毛泽东、邓小平反对自由主义化,是基于自由只是象征,而不能作为行为实践,对国家、民族和每个个体都一样。

    就政治而言,同样要体现自在,体现大境界作为,这是区分庸俗个人政治即政客的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自在程度、范围、作用、意义和价值,真正代表了未来的思想,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展现。几代领导人堪称上了大道,大家可以领悟其思想和作为,但模仿不了气质和气魄,甚至连一些普通层面上的名星也模仿不了。

    有些名星搞懂了内在机理脱颖而出,这才是要仿效的。当然,名星能在舞台上体现气质,不一定能在台下持续,气质的心理表现,即便在台上有的也有装模作样之嫌,男明星较突出。

    天上的星体依持内在机理射电,地上的人体岂仅仅靠包装和环境氛围烘托体现人体璀璨。

    脾气与气血有关,血气方刚和感情激扬的人较容易产生,而且体现了一种不妥协的个性意志,俗话说这个人有脾气,就是这层意思。但社会对“有脾气”的人总是敬而远之、怕而避之、厌而弃之,使脾气内蕴的一些好东西无从张扬。能张扬的多借助某种权势加码作用,但效果都不太好。

    在习惯于平庸处事的社会中,激端情感情绪中的某些智慧才华因此被埋没,迫使一些人急流涌退,能急流涌进而又保留个性意志的人,往往善用艺术行为。事实上,气质的本身就不同凡响,脾气是其中近乎褒贬的一种,表达的非理性色采较浓郁,非理性具有的对既定理性的否定,最容易引发脾气,而超越则在于慧美了。它是人本的整体气质,这里提到的非理性指由人本高级生物层面导出的自然意识,与社会一般是与非不能相提并论。就如同正与负一样,必须放在更大的时空界定中来理解,而气质无意是归于人本负阈的。

    胆汁型亦与胆气有关,胆气更出自见识和创新意志,与平常的生活行为有共同之处。如敢于批判和坚持真理的人,都有过人的胆量,它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作用,而且心理开放程度都较大。

    脾气在女性身上,较容易成其小性子,多体现于胸无大志的女人。换句话说,小性子是长期受“小女子”观念影响形成的一种特定心性,小女子耍小脾气也就顺理成章为社会认同。无疑,倾向耍小性子的女人心理多是封闭状态中的潜在反抗意识使然,女性也只能以此来表达有限的发泄。或者,达到某种目的。



无为之心无为动,全我之觉全我行。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明达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4288 积分:3968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7/10/26 9:47:52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5/21 9:17:37 [只看该作者]

三、自爱培育

    爱作为一种应力能结构社会,大家不难理解。在风韵人体中自爱所向就是结构自己,它发韧于自恋情愫,弗洛伊德的母恋情结仅揭示了“冰山一角”,但亦可归结自恋情愫的特定取向。

    20 世纪西方宗教学、哲学、生物学领域有过一场关于“宇宙母亲原型论”与“太阳英雄论”的争议。容格、纽曼和艾略特等是提倡“宇宙母亲原型论”的先驱工作者。事实上,这个理论在 7000 年前就立起来作为创世开宗的宗旨。母系社会就基于这个理论的实践。

    风韵人体十分突出自爱自恋情绪,是提高到宇宙母亲原型论上的个体实践,而且非常贴切。从某种意义说,九识内转的科学取向就是还原自然本原,实现人心天心谐振。天心是绝对属于“圣母”的,上古典籍称为“大母神”,流传于西亚和南亚。把她看作君临宇宙的唯一,象征生命又象征死亡,象征神又象征魔,具有创造世界又能毁灭世界的本能。

    科学正在揭示这种本能,如太阳在 50 亿年后塌缩,替代它的仍是太阴中的黑洞。人的心区相当于“黑洞”,大脑的本质则相当于磁场,磁体是一切应力和引力的物理基础。自爱基于“负向引力作用”体现对母亲的归依,就是对负极的归依。

    这种内存的诱惑力难能可贵,但人差不多丧失掉。沉沦于绝对正向意识而成不了超我,而把超我确立在正向意识,就是“太阳英雄论”的版本,一个导致人“自杀”的版本。卡谬因此说:“自杀是哲学唯一严肃的话题,人类经常都处于‘自杀'的状态中”。这种“自杀”演变成真实的自杀,已是当代社会一大心理课题。

    这种状态中不会有自爱只有自闭、自私。爱自己和怎样爱,已是挣脱自杀的不仅是哲学、亦是科学的命题,而且不可回避涉及宗教、人文领域的深层认证。

    培育自爱从我作起,把自立、自强、自尊、自重提到生命日志。无论社会给予什么身份、地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造化自己、珍惜生命、开发人本资源。

    自爱就不仅是功利的引发机制,而且是生命可持续的保证。它是母亲赐予的属性。

    前面已讲过,人的情感动力和心理动力的持续性,是由人的自爱支持的。这种内在应力归于自恋情愫,人因此而有自诱惑冲动,诱惑亦来自那个乏名世界,那个永远不会枯竭的美丽心泉,它是内在女神、母亲。女人本身就是女神母亲的化身,自诱惑倾向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表现,两者都属于自爱。它是维持自在的内外应力,子恋母,女恋父,有相当的自然因素。传统文化强制性把内外自然属性,规范成社会属性,所以有男主外,女主内之说,在伦理价值上削弱了女主内的权利,造成自然属性的失落,更有利于封闭人心,使男人开启不了通向内在情愫的门,女人也开启不了通向外在理性的门。

    这是封建奴化统治最需要的,儒学因此被看重。创立儒学的孔子,并非不懂这点,他的学说是依据道学典籍加工出来的。屡遭冷落,最后为迎合统治者才抽去和背离道学的自然论点,写出论语、中庸、大学等书。

    孔子被尊奉为万世师表,代表封建土大夫的观点,由他们再流变的观念,不同程度的更迎合了统治的需要。就人格而言,孔子和继承人都谈不上真实。孔子篡改道学与周文王篡改易学,是中国文化两大死结。据载说,周文王是蜀山氏后裔,孔子是太昊氏后裔,周文王针对易学下手不算欺师灭祖;孔子针对道学开刀一样心安理得,他还把《周易》列为首经。周文王和周武王也在“封神”中突出了道家人物。尽管《封神演义》是后人撰写的,但撰写人必得借鉴资料,周伐纣得蜀山氏全力支持,周文王也不敢忘本。这些虽然是推测,却接近这两人的心理状态和意识行为。

    周文王立纲常礼制,后来由孔子作了发挥,克已复礼成了儒学的核心思想。两位宗师都是男权制社会的维护者,从理论和理论框架下,演绎的传统观念,对人本开拓起到的遏制作用,至今有些人士还认识不到。男人女人都处在“自杀”状态,自立、自主、自尊、自强、自恋、自爱被各种观念扭曲,直接影响了民族整体素质。

    被扭曲的自爱就是自私、狭隘、偏见、傲慢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成了爱自己维护自己的社会共识,这些人即便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候,也少有人参与革命。自爱培育本质上说亦是人的自我革命,是生命可持续演化的保证,而不是局限于社会功利的占有。

    还原自爱的真正意义,至关重要。当代提出珍惜生命,要以自爱为前提,通过人本开拓,体现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是真正的珍惜。

    男人因自爱而得自负,女人因自爱而得自信,都是自然化人确定的人文表达。这两个表达一直未说清楚,用得也不太准确。男人太自信并不是什么好兆头,女人太自负也一样。换个位则恰到好处,人文用语出错的还有负面效应,指不好的意义,这是对负面的认识不足所致。

    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已经到了重新洗牌的时代。本讲义针对有道学倾向和有重新洗牌意愿的男女讲述。



无为之心无为动,全我之觉全我行。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第四讲 人本自在论:第三节 培育自在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