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网先锋论坛寻根溯源传统灵修体系(道家精粹、佛法经典、孔孟言儒、圣经碑传、古兰圣训、宗教杂坛/谈、易道/预测/术数)圣经碑传新约43约翰福音 → 《每日研经丛书》约翰福音第四章


  共有4066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每日研经丛书》约翰福音第四章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亮湖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73 积分:2632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3/3 20:57:53
《每日研经丛书》约翰福音第四章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6 15:24:00 [只看该作者]

消除隔膜(四1-9

首先,让我们弄清楚这件事的背景。巴勒斯坦由南到北只不过是一百二十英里,但在耶稣的时代这一百二十英里被划成三个区域;最北是加利利,最南是犹太,当中是撒玛利亚。当时耶稣不想在他传道的这个阶段卷入洗礼的争辩中,所以他决定暂时离开犹太,把工作转移到加利利去。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之间有好几个世纪的宿怨,我们会在下文谈及其起因。无论如何,从犹太到加利利最快的路程必须经过撒玛利亚,三日内可以到达。另一条路线就是过约但河,上河的东岸避开撒玛利亚,到撒玛利亚北方时再过约但河进入加利。利这条路的长度两倍于原来的路线。所以如果耶稣要选择一条最短的路,他必须经由撒玛利亚到加利利去。

在路上他们来到叙加城。在叙加城附近路就分叉,一条向东北去西古提波利(Scythopolis),另一条向西至那布鲁斯(Nablus),再向北去安甘奈(Engannim),就在路的分叉处至今仍有一口井,称为雅各井。

这个地区有许多犹太人可记忆的事迹。有一块地是雅各买了的(创卅三18-19),雅各死死前将这地交给约瑟(创四十八22),约瑟在埃及死后,遗体被带返巴巴勒斯坦葬在此地(书廿四32),所以在这附近发生过许多值得犹太回忆的往事。

这个井深达一百英尺以上,井水不是涌泉的水,而是渗入积聚的水。但显然地,井是这样深,除非有打水的东西,不然没有人能汲到水。

当时耶稣和他的一小队人来到路的分叉处,耶稣坐下休息,因为他旅途疲倦了,那时是正午。犹太人的一日由上午六时开始至下午六时,所以第六个小时就是正午十二时,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耶稣因赶路而疲倦口渴了,他的明徒前往撒玛利亚的城市去买食物。他们确实获得了新的经验,在他们未遇见耶稣之前,他们不会想到要在撒玛利亚的城市买东西的。渐渐地,也许不自觉地,那隔膜就除去了。

耶稣坐在井旁时,来了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她为什么来这井取水?事情有点神秘,这里距离她住的叙加一里半之多,那里有水。是否因为她在道德上的绿故被排斥,妇女们不让她在村子的井里取水,而她要到这里来取水?耶稣向她要水喝,她感到很诧异,“我是个撒玛利亚人,而你是个犹太人,怎么会向我要水喝?”于是约翰为读这福音书的希腊人解释,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从没有来往。

然后我们在这里读到的,可能是一段很长谈话的最短报告。显然地这段会晤一定多过这里所记录的。如果我们可以用个比喻,这就好比一个委员会的会议记录,只有将最突出的几点记录下来。我想这撒玛利亚妇人一定向这陌生人倾诉她的苦衷,否则耶稣怎会知道她复杂的私人关系,在她生命中少有的一次,她见到了仁慈而不是批评与优越感的一位,于是她就打开了她的心门。

很少福音书的故事像这个故事这样多地显明耶稣的性格。

(一)这故显明耶稣人性的真实。耶稣因走路而困倦,他筋疲力尽地坐在井旁边。有一点很重要,约翰虽然比其它各福音书更强调耶稣的神性,现在也强调他的人性。约翰所画出来的不是一个完全不感到我们人性的困倦挣扎奋斗的耶稣,他对我们显示的是生命对他像对我们一样是一种奋斗,他显示给我们的位是疲倦了而仍要挣扎向前的耶稣。

(二)这故事向我们显示他热烈的同情心。在一个普通的宗教领袖,一个当日的正统教会领袖面前,这撒玛利亚妇人早已在尴尬中逃走。她会逃避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这样一个人竟然会和她谈话,她会以羞愧的甚至敌意的静默回答他。但对耶稣来说和她谈话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事。她终于遇到一个人,他不是批评者而是朋友,一个不是定她罪而是了解她的人。

(三)这故事向我们显示耶稣是拆毁藩篱的人。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之间的争论是件非常古老的事实。主前七百二十年亚述人曾入侵北部的王国,占领和征服了撒玛利亚。正如当时的征服者一样──他们把全部人口都徙置到玛代去(王下十七6),而将其它的民族带进撒玛利亚──从巴比伦、古他、亚瓦、哈马,和西法瓦音把人口迁移进来(王下十七24)。要迁移整民族是不可能的,因此,北部王国留下来的一些人不可避免地要和移来的外国人通婚,因而犯了犹太人认为不可宽恕的罪,他们失去种族的纯正。在一个严格的犹太家族中,直至今日都是如此,如果一个儿采或女儿与外邦人结婚,就要为他们举行葬礼,因为这样的人在传统的犹太教眼中当作他已经死了。撒玛利亚与北部王国的大多数百姓都被徙到玛代。他们永不回国,已经和当地人同化了,那就是失去的十个支派。留下来的和外国人通婚,完全失去了被称为犹太人的权利。

过了一些时候,同样的入侵同样的征服发生在南部王国,它的首都就是耶路撒冷。居民被带到巴比伦,但他们没有失去身份,他们倔强地继续做犹太人。后来在以斯拉和尼希米的日子,被迁徙的人在波斯王的恩待中回到耶路撒冷。他们当前的急务就是重修和重建那破碎了的圣殿。撒玛利亚人本来想参与这神圣的工作,但犹太人鄙视他们,拒绝他们的帮助。他们丧失了犹太的传统,所以没有权参与重建 神的圣殿。被这拒绝剌痛了心,他们就愤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这是主前四百五十年的事,直到耶稣的时代情况仍然如此。

当背教者犹太人马拿西娶了撒玛利亚人参巴拉的女儿时,仇恨就更加深了(尼十三28)。马拿西在撒玛利亚中央的基利心山上建筑一个敌对的圣殿,这殿就是那撒玛利亚妇人所提及的。较后在玛喀比的时代,即主前一百二十九年许尔堪(John Hyrcanus犹太的将军及领袖)率军进攻撒玛利亚,摧毁了基利心山上的圣殿。故此在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之间有极深刻的仇恨。犹太人鄙视地叫他们做古他人(Chuthites或Cuthaeans),那是亚述人迁徙进来的一个民族。犹太的拉比们说:“不可吃古他人的饼,因为凡吃这饼的就等于吃猪的肉。”便西拉智训描写 神说:“我心中憎恶着两个国,更憎恶着第三个不成国的国民,他们是住在撒玛利亚山上的民与非利士人,和居住示剑的愚顽之民”(便西拉智训五十章廿五至廿六节)。示剑是撒玛利亚最着名的城市之一,憎恨就更变本加厉了。据说拉比约翰(Jochanan)正要到耶路撒冷祈祷,路经撒玛利亚的基利心山,一个撒玛利亚人看见了就问:“他你到那里去?”他说:“我去耶路撒冷祈祷。”那撒玛利亚人回答说:“你在这圣山(基利心山)祈祷不是比在那咒诅的屋子里祈祷更好吗?”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由加利利到耶路撒冷去的朝圣者,如果要走最快的路,就必须经过撒玛利亚,撒玛利亚人最喜欢阻延他们。

犹太与撒玛利亚之间的纷争已超过四百年之久,而且一直都是那样激烈。当耶稣──一个犹太人和撒玛利亚妇人讲话的时候,无怪她感到惊讶。

(四)耶稣消除隔膜还有另外一个方法。那撒玛利亚人是个妇人。严格的拉比们不准当众与妇人打招呼,一个拉比甚至不能当众与他的妻子或女儿或姊妹说话。法利赛人有所谓“撞伤流血的法利赛人”。因为他们在路上见到妇女就合上眼睛,因而撞在墙上和屋上!一个拉比被人看见他当众与妇女说话,就是他名誉的末日──而耶稣竟和这妇人谈话。她不只是个妇人,还是个声名狼藉的妇人。没有一个正当的男人,不要说拉比了,会让人看见和她在一起的──然而耶稣竟和她谈话。

对于犹太人来说这是个惊人的故事。 神的儿子又倦又渴。一个最神圣的人带着同情心倾听一个伤心的故事。耶稣突破国籍的隔膜和正统的犹太习俗的隔膜。这是福音普世性的开始; 神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在行动上爱世界。

活水(四10-15

我们要注意这段和撒玛利亚妇人的谈话和与尼哥底母的谈话同一方式。耶稣先讲一段话,这段话被误解了,耶稣用更生动的方式讲这段话,它仍然被误解;然后耶稣强使那人自己去发现和面对这真理。这是耶稣教训人通常惯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正如有人说过的:“有些真理是一个人不能接受的,他要自己去发现。”

正如尼哥底母一样,那妇人将耶稣的谈话作字面的了解,而不作属灵的了解。耶稣所讲的是活水,在犹太的日常用语来说,活水就是流动的水,是流动的溪水,而不是一个静止的池水。我们在上文讲过,这个井不是个涌泉的井,而是在地下泥土中渗出来的水。犹太人认为一条流动的活溪水更好,所以那妇人说:“你把纯净的溪水给我,但你从那里得来?”

她继续讲到“我们的祖宗雅各。”犹太人当然会极力否认雅各是撒玛利亚人的祖宗,但撒玛利亚人自称是雅各的儿子约瑟的后裔,经玛拿西和以法连流传下来。这个妇人事实上是说:“这是亵渎的说法,当我们伟大的祖先雅各来这里的时候,他要为他的家人和牛羊掘这口井,而你竟说可以得到新鲜流动的溪水?如果你是这样说,你就自认比雅各更聪明更有能力,这是没有人有权能这样做的。”

人旅行通常都带着一个兽皮做的水袋,好让他们在井边停下时汲水用。无疑,耶稣这一队人必会有这种水袋,只是他们带着它进城去了。那妇人看见耶稣并没有这种皮水袋;所以她实际上是说:“你不需要说取水给我,我自己看见你并没有水袋汲水。”泰斯丹(H. B. Tristram)所写的圣经国土上的东方礼节就是以这个人的经验开始。作者坐在巴勒斯坦的一个井旁,那正是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里所说的旅店旁边。”一个阿拉件妇人从山上下来汲水,她打开她的羊皮水袋,然后解开一条带子,将它绑在一个很小的皮吊桶上,这样她慢慢盛满那皮水袋,缚紧袋口,放在肩膊上,手里拿着吊桶走回山上去。当时我看见一个阿拉伯的男仆,从耶利哥的斜路走上来,因旅途而又热又倦,他转到井旁,跪下去热切地往井口一望,但‘他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他舐了一下先前来过的妇人所泼出的水,然后失望地离去,不禁使我想起雅各井旁的撒玛利亚妇人。”当那妇人说耶稣没有从深井取水的器具时,她心里所想的就是这情景。

但犹太人对水这个字还有别的用法。他们常讲到灵魂对 神的渴想:又常说用活水来止息这渴想。耶稣不会用被人误会的词语,他所用的是任何有属灵智慧的人都能懂的词语,启示录的应许是:“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启廿一6)。羔羊会领他们到活水的泉源去(启七17)。应许选民会从救恩的井快乐地取水(赛十二3)。诗人说到他的灵魂渴想永生 神(诗四十二1)。 神的应许是:“我要将水浇灌口渴的人”(赛四十四3)。呼召每一个口渴的人都可就近水来自由取饮(赛五十五1)。耶利米抱怨百姓离弃活水的泉源 神,而自掘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二13)。以西结有生命河水的异象(结四十七1-12)。在新世界里将有洗罪的泉源开启(亚十三1)。水会从耶路撒冷流出(亚十四8)。

拉比们有时解释这活水为律法的智慧;有时甚至会解释为 神的圣灵。所有犹太人的如画一般的宗教预言都充满这灵魂渴慕的观念,这渴慕只有 神的活水恩赐才能止息。但这妇人宁愿作字面的了解,她盲目是因为她不愿看见。

耶稣继续讲的话更为惊人。他说他会给她活水,可以永远止渴。那妇人又再照字面解释;但这实在是一项弥赛亚的宣称。在先知的异象中未来的世代,即 神的世代的应许是:“不饥不渴”(赛四十九10)。只有在 神那里有止息一切干渴的活水泉源。诗人也说过:“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诗卅六9)。就在 神的宝座里生命之河要流出(启廿二1)。耶和华是生命水的泉源(耶十七13)。在弥赛亚的时代干渴之地要变为水池,变为泉源(赛卅五7)。耶稣说要带给人永不再渴的水,就是宣布了他乃 神的受膏者,带来了那新的时代。

那妇人仍旧不明白耶稣所讲的,我想这次她用开玩笑的口吻和一个少许愠怒的人说话一般,她说:“给我这水,好叫我不再渴,不必日复一日的到这井来。”她是对永恒事物开玩笑。

在这一切的中心有个基本的真理,就是人心有一种渴慕,是唯有耶稣基督才能满足的。路易斯(Sinclair Lewis)在他的一本书中描写一个小商人,他想脱离约束,他正和他所爱的女子说话。她对他说:“表面上我们好像不同,但在内心深处我们却是一样,我们都很不高兴一件事,但不佑道是什么。”在每一个人心里都有这种莫名的不满的渴慕;一种模糊的不满、欠缺、和挫折。

在所劳与子(Sorrell and Son)中华迪平(Warwick Deeping)讲到所劳和他儿子的一段对话,那孩子谈论生命,他说生命像在迷茫的雾中摸索,雾消散的顷刻间,你看见月亮或一个女子的面孔,你以为你要的是那月亮或女子的面孔,但那雾又再下来,让你再在迷茫中摸索,你不大知道是什么。华茨华斯(Wordsworth)在宣告不朽的颂歌(The Ode on the 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中说:

“感官和外表的
固执疑问,
从我们中间落下,消失;
一个生物的空洞疑惧
移动在未实现的世界之中。”

奥七斯丁曾说过,“我们的心不得安宁,直至安定在你里面。”

人类处境的事实是我们从现实的事物中获得快乐。正如白郎宁说的:──

“正当我们最安全的时候,有日落的感觉,
花朵编成的钟儿正在高挂,却有人死了,
欧里披蒂(按:古希腊悲剧作家)的合唱停止──
有足够五十个的希望与恐惧,
新旧一齐像大自然一样,
急叩而进入我们的灵魂。”

我们因渴慕永恒而永不得安舒,那渴慕是 神放在人的灵魂里的,这种渴慕唯有耶稣基督才能满足。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每日研经丛书》约翰福音第四章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