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网先锋论坛寻根溯源传统灵修体系(道家精粹、佛法经典、孔孟言儒、圣经碑传、古兰圣训、宗教杂坛/谈、易道/预测/术数)圣经碑传旧约23以赛亚书 → 《每日研经丛书》以赛亚书第五十一至五十三章


  共有4870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每日研经丛书》以赛亚书第五十一至五十三章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亮湖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73 积分:2632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3/3 20:57:53
《每日研经丛书》以赛亚书第五十一至五十三章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5 11:26:10 [只看该作者]

以赛亚书第五十一至五十三章


 

追想你们被凿而出的石头(五十一1-8)

本章与下一章(直至12节)包含了一系列丰富的先知言论,渐渐迈向高潮,就是 神在耶路撒冷被宣告为王(五十二7-10),而流亡者离开巴比伦,开始了他们荣耀的“出埃及记”(五十二11-12)。本章一至八节是由三个短篇的信息所组成,每个均以‘当听’或‘要听’作开始,并且全都围绕着tsedeqtsedakah(参1,5-8节);在不同地方分别译作‘救恩’deliverance(1,5-6节)与‘公义’righteousness(7节,译注:和合本一律译作‘公义’)。在第一节,‘追求公义(tsedek)’与‘寻求耶和华’(摩五)互相平行,但此词译作‘公义’(钦定本)或‘正义’(新英译本),可能更加具有虔敬或道德的意义。当然第一、二节毫无疑问地是指不以圣殿为中心的犹太教,大约在被掳或被掳时期之后,当时‘寻求耶和华’差不多等于研读‘妥拉’(2节)。我们不应因着困难的译文而忽略同一个希伯来文的词语,在八节经文中共出现了五次,清晰地描写了接受先知话语的人,他们有如知道甚么是正确的宗教,并且能看见神圣介入的行动即将实现。

三篇先知信息的第一篇,呼召那些‘寻求耶和华’的人追想他们的来源:他们是出自亚伯拉罕与撒拉,故此是亚伯拉罕与其子孙永远应许的承继者(创十二1-3,十五18,十七3-8)。第一节亦可以指‘生你的盘石’(申卅二18;参注脚),及 神作为我们所有人的母亲与父亲的美丽观念(参赛十七10,廿六4,卅29,四十二14),但第二节却将此意象用于列祖身上。

在第三节的简短‘救恩诗歌’中(参四十二10-13,四十四23),正如四十章一节,两次重复了‘安慰’(参吕振中译本;和合本只出现一次);在重新建造与重新栽种的意象(亦使人想起四十章)之下,使它与第二节列祖的应许连接起来。这是另一幅使沙漠美丽如园囿的图画,遍地都充满了欢欣。

三篇先知信息的第二篇是向‘我的百姓……我的国民’(4节)发出,宣告救恩会是普世的与永恒的,回顾了第二章、四十二章、四十九章与其他地方的主题。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事情,假如将公义与盼望带给世界上的众民,它就会影响全世界。在第五节,有一种迫切性或直接性的新语调:译作‘迅速’是罕见与突出的(译注:和合本省略此语。可参吕振中译本),它加强了此两章精采经文的戏剧化效果。最后,第六节突破了先知思想方式的一般路线,想象天地像烟消散;大地要像旧衣服般穿破,而人类要像‘蠓虫’(标准修订本)或‘苍蝇’(maggots,新英译本)般死亡,但‘救恩’(yeshu'ah)与‘拯救’(tsedakah)却要存到永远。

三篇短篇先知信息的第三篇,亦是最后一篇,是向那些将‘妥拉’(律法)存在心里的人说的;此观念常见于申命记(例卅14)、耶利米书(卅一31-34)、以西结书(卅六26-27)、保罗书信(林后三1-6)与其他地方。以赛亚书八章十六节大概是另外一例(参八11-22注释──我要等候耶和华{\LinkToBook:TopicID=127,Name=我要等候耶和华(八11-22)})。有了这股内在的力量,你无需再恐惧敌人或迫害者:他们必会如被虫蛀的衣服般朽烂。‘惟有我的救恩……’:第六节的副歌被重复了一次,其中两个主词则倒转了。


 

耶和华的膀臂啊,兴起!(五十一9-五十二12)

在开首的劝告(1-8节)之后,下一段落是由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均由阴性的单数祈使语句作开始(正如五十四1,六十1),并以救恩神谕作结(9-16,17-23,五十二1-6)。

第一个单元是一个求助的呼喊,代表了集体的哀恸,正如诗篇四十四篇廿三节与七十四篇廿二节所示。在困苦时期,便诉诸于 神过去大能的作为,祂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他们仇敌的历史(例诗四十四,八十),或创造的故事(例诗七十四),或正如此处,精巧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 神战胜拉哈伯与深渊大水是一个没有时间限制的神话,却于出埃及的事件中‘现实化’了,以致剖开海怪等于说分开红海,而创造的神话(13节)被当作是以色列的创造(参出十五1-8;诗八十九5-18;赛四十三1)。拉哈伯可以视作埃及,正如在以赛亚书三十章七节。后来的解经家甚至将酷似拉哈伯的另一个利维坦(Leviathan)视作亚述,而‘大鱼’则视为罗马(参廿七1注释──回到耶路撒冷{\LinkToBook:TopicID=156,Name=回到耶路撒冷(廿七1-13)}),因为这些色彩丰富的神话乃表达对 神的信心,祂能打败一切黑暗的势力,不单是原初的空虚黑暗(创一2)。‘深渊’(10节)亦出现于创世记一章二节,它重现了洪水的故事(创七11)。这亦象征了对人类生活之和平秩序循环不断的威胁。在现代,纳粹的‘犹太浩劫’可以视为‘大渊泉源’(创十11)的爆裂。不过,耶和华以膀臂杀死大龙,与吹干‘深渊’的水,在深海预备道路,供‘赎民’经过,‘救赎的民’必‘歌唱’归回锡安(10-11节)。(有关11节之注释,参阅相似的卅五10)

第十二至十六节的救恩神谕,其作用是将 神安慰与鼓励的话语,传达给惊恐的群体(例四十一8-10),将天地的创造者──也是其子民以色列的创造主(13与16节)── 神的能力,与其压迫者无用的愤怒互作对比。‘欺压者’一词是十分不寻常的,表示了对以色列自由的各种限制。在罗马时代,犹太解经家觉察到此词(希伯来文metsiq)与拉丁文另一词(missicius)十分相似,它是指获得犹太土地的退伍士兵,他们无可避免地与外国的管辖发生关系。‘屈身’(14节,译注,和合本作‘被掳去的’)为这受苦的图画加上了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此词在六十三章一节用于在城门口因战争困乏的陌生人身上。在此它甚至有死亡与饥饿(14节)的含意。但先知说,在这一切的事,我们是得胜有余,因为我们的 神是创造天地的万军之耶和华,祂对待锡安,却如自己的百姓。注意连接在十五、十六节开首与结束出现的两行诗:‘我是耶和华你的 神……你是我的百姓’,这是圣经神学中的一个基本教义(另参耶卅一33;何二23)。

被掳的耶路撒冷啊,兴起!(五十一9-五十二12)(续)

较长的篇章的第二个单元亦是以哀歌的语言作开始(像哀一至二章),列举出临到这城的灾害(17-20节),并以另一救恩神谕作结(21-23节)。‘忿怒之杯’(17节)与其解药‘救恩的杯’(例诗一一六13),大概是源于远古占卜礼仪的有力意象(像约瑟所说的,创四十四5),虽然以赛亚书十二章三节建议另一不同的图画:‘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约翰福音四章是另外一段富启发性的经文。

第十九至二十节的希伯来文,比起标准修订本来说,是更加微妙与尖锐。‘这两样’是指两个押头韵的对字:译为‘荒凉\毁灭’,指地土的命运;译为‘饥荒\刀兵’,指其居民的命运。‘举哀’Condole(19节,标准修订本)是颇为冷酷的翻译,若要有力地表达其同情,‘慰问’Console(新英译本)可能较为可取。

一只敏捷、优美的羚羊,落入猎人的陷阱,牠为了逃生而白费气力地挣扎,之后,牠那筋疲力尽的意象,肖妙地表达了锡安儿女被尼布甲尼撒的军队俘虏时,在‘你 神的斥责’下(20节)的灰心丧气与希望幻灭的情况。

他们是受惊的群体,在挣扎求存的背景底下,第廿三节报复的语气是可以理解的,正如上文的两章与诗篇一三七篇的结尾一样。人类的整个领域,不论其强处与弱点,均在旧约多元性的传统中一览无遗;而这是经文中的福音,不论这些人是否配得, 神同样拯救他们脱离其压迫者。

第三单元,五十二章一至六节,正如上文两个单元的格式一样:呼唤锡安兴起,从尘土中起来(1-2节),以及一个救恩神谕(3-6节)。新耶路撒冷在礼仪上的洁净,在以西结的异象中是那么重要的主题(结四十至四十八章),却没有在以赛亚的传统中显得突出,但它却在此处和本章稍后部分出现了(11节)。参六十六章一至四节的注释── 神所悦纳的献祭{\LinkToBook:TopicID=220,Name=上帝所悦纳的献祭(六十六1-6)}。第二节‘被掳的’来自校订的经文:希伯来文为‘坐下’,大概意思为‘放心吧!最后会从尘土与被掳的脚镣中获得释放的’。

救恩神谕中有一些不易解决的关键问题。其对象为‘你们’(阳性众数),而不是如上文经节的耶路撒冷(阴性单数)。按照我们所能判断(标准修订本),其格式并不是押韵的。有关亚述的经文(4节)是这些章节中独有的,而认为亚述的压迫是不该受的那句说话,与以赛亚书十章五节及本书较早篇幅的整个语调互相矛盾,更不要提四十章开首的部分了。可能在此的希伯来文有传抄的讹误,故意或偶然修改以美化以色列,细小的校订会将‘无价’(5节)改为‘在我愤怒中’,或者本句可以读为:‘起先我的百姓下到埃及……最后又有亚述人欺压他们’(新英译本)。古老的希腊版本有‘因他们的罪行’,较为符合以赛亚式的神学。不过,第六节是完全恰当的,而其作用是连接此高深莫测的神谕与之前的哀歌。其中包含或涉及数个典型的先知图式:‘我的百姓’(四十1,五十一16);‘到那日’;‘是我’(四十一4,四十三13,四十六4)等语句;以及只出现于哈该书与此处作为俚语的,‘耶和华说’(重复两次于第五节)。

第五十一与五十二章先知一连串的说话是由一首诗歌与一个行动的呼唤作圆满总结。第七至十节的诗歌使人想起‘登基诗’(例诗九十三,九十五至九十九篇),庆祝耶和华战胜空虚混沌的权势。它亦以美丽的形式总结了较前数章经文中一些伟大的主题:山(四十9,四十九11);报好信……的(四十9),他们前来的脚步声,在耶路撒冷等待的人听来就如音乐一样(7节);胜利(标准修订本译作‘救恩’,和合本同);‘守望之人’(8节)的高昂意识(四十9-10,四十九18,六十六14,诗一二六1);安慰(9节,四十1,四十九13);以及 神能力(10节)向列邦(四十二6;四十九6)的启示。

对这个群体的宗教领袖所作的呼召,补充了第七至十节的皇室意象,他们组成光荣的队伍,离开他们被掳之地(11-12节)。圣殿器皿的主题,取材自第卅九章,确定罪恶已得宽恕,战争已经结束(四十2)。另一在此明显涉及的主题是‘出埃及’:罕见的‘急忙’一词(12节)只出现在有关出埃及的事件中(出十二11;申十六3,钦定本)。新的出埃及记,较旧的更加荣耀与安全, 神自己会做先锋与后卫:再没有不洁、恐惧与急急忙忙。在此暗示要忘记‘从前的事’(四十三18),因为有全新的事即将发生,它完美地引导进入全书最具创意的信息之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5 11:28:59编辑过]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每日研经丛书》以赛亚书第五十一至五十三章








签名